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我们党的“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影响国家安全因素复杂多变。因此,必须在调查研究上下出“苦功夫”、拼出“真功夫”、用好“巧功夫”,以高质量调查研究赋能新安全格局,为大湾区新发展格局保驾护航。
奔着问题去,找准湾区安全风险根源
高质量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担负着产业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等多层次、系统性的安全职责和使命。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百年变局下大湾区粮食、能源、金融、产业链、供应链等诸领域的安全风险联动叠加效应尤为突出。因此,必须深入粤港澳大湾区一线,深入企业、乡村、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开展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察式调研,找准大湾区系统性安全的风险根源。
找准根源,精准施策,必须对安全风险因素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充分调研。首先,对相关安全风险点进行综合分类,准确研判哪些是反复性安全风险、哪些是偶然性安全风险,哪些是一般性风险挑战、哪些是重点领域风险挑战,哪些是内部风险挑战、哪些是外部环境风险等,抓住易爆点更低、频次更高、涉及领域更广泛的安全风险点加以重点防范。其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对调研数据和案例进行科学统计和综合分析,把大量零碎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系统性安全工作中最短板的地方、最薄弱的环节、最要害的部位。再次,与真正明了实情的基层群众、党员干部和专家学者面对面沟通交流,通过“交换、比较、反复”,取得扎实有效的调研成果,找准“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的根源和症结。
深入群众中,满足湾区群众安全需求
高质量调查研究必须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方面,要做到“身入”基层、“心到”基层,倾听群众最根本、最朴素、最直接的安全诉求和呼声。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广阔、社会要素流动性强,人口众多、成分复杂,因而,湾区人民的安全需求也更多样化。调查研究就要直奔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安全问题而去,切实解决湾区群众安全的短板弱项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全面深入调查研究来察民情、解民意、保民安。
另一方面,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维护湾区安全良策。要学会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走进群众“家门”、打开群众“心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作为“现代湾区”的建设主体,湾区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对于如何做好湾区安全保障工作、实现湾区人民安全需求,广大湾区民众最有发言权。只有虚心请教基层群众、善于听取群众意见、敢听群众逆耳之言,才能获取最深入、最广泛、最真实的一手调研材料,找到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好办法、好措施、好对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湾区添砖加瓦。
【本文作者:孙晓晖,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苏沛钰,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敢于斗争经验研究”(22ZDA015)阶段性成果】
(南方杂志社于2023年5月23日报道链接https://www.nfzz.net.cn/node_6bfb9bee2f/36c2e4aac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