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马院
首页 | 党建工会
南方日报:郝一峰:坚定文化自信的哲学意蕴与实践要求
2023年10月24日|作者: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评价凝练。回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历程,无论是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还是“两个结合”中的“第二个结合”,都蕴含着一个关键的思想内核——文化自信。此次会议以“体用”范畴来概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特质,更是充分彰显出了中华优秀传统哲学的风范。可以说,深悟坚定文化自信,是领会、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关键所在。

 坚定文化自信的哲学意蕴

 文化自信是一个共同体对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乃至人类文明形态拓展的高度的历史自觉、思想自觉和理论自觉,是这个共同体对长期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明成果的更本质意义上的自知之明与成熟自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中闪耀的文化自信观念,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层次的深化、认同价值的升华,意味着文化自信不仅是国家建设体系中的实践命题,还是一个关乎国家最根本的文化转型与主体性建构的哲学命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文化自信,是对宏观意义上的文化的本质属性、根基依据、方向动力所进行的系统的、整体的、一般性的思考,同样关乎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与创建并不断完善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如何以内在自洽的理论逻辑与外在的实践成就,让中国人民作为文化主体而获得归属感。正如《之江新语》中所论述的,文化作为一种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而文化自信则是作为文化主体的党和人民对国家和制度的最长期、最深层次的认同与肯定,这种基于身份归属感的认同、文化主体性的肯定,成为共同传承民族记忆、共同开创发展道路的思想动力和情感纽带。没有文化自信,伟大事业赖以支撑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就会被弱化。正是文化自信,将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理想追求融汇,导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哲学的返本开新,是从哲学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观把握和深层观照,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集中展现着理论智慧,又闪耀着实践光辉。

 加强文化自信的主体意识自觉。从根本上坚定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关键在于实现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自信。因而在实践中就要有对文化的担当意识,要在认识到文化、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基础上,用独立思考力与创新创造力去担当文化自信的获得与构建,包括对自身文化的辩证反思、危机识别与治理,文化转型的规律把握、系统设计,文化交流的统筹统摄,以及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战略观测与自身文化定位等。主体意识自觉的塑造和培养必然需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能发挥,需要全社会搭建全覆盖、协同式教育体系,将传统精华、现代科学与核心价值观融为一炉,将“知情意一体化”融入到文化自信主体意识塑造路径之中。

把握文化自信的发展方向。文化是上层建筑,要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意指文化的目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都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没有把握住正确的发展方向,就不会树立起顺应历史必然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真正的文化自信。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价值旨归,是党性之基,是力量之源。因此在实践中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心铸魂。在文化的创新创造上要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倡导尊重劳动者、弘扬理想信念、赞颂真善美,并坚决批判与之相反相对的错误、腐朽价值观。从“民为贵”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再到“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文化自信从历史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体现。遵循正确发展方向而构建的文化自信,才是顺势而为、于民而生的文化自信。

推进文化自信的体制改革。文化自信从思想到实践、从学理命题到建设战略,需要通过一个可操作、可评价、可改善的现实抓手,将顶层制度、政策设计、人才、物质等多类型资源整合起来,以打造出可见的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就需要以文化自信为建设目标的文化体制改革系统,能够让文化自信建设得以稳定性、战略性和常态性推进。要推进人民导向的文化政策体系,确保人民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得文化产品体验、文化传播和生产权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要通过体制改革平衡文化的商业性与公益性、物质性与精神性、即时收益性与长期战略性的关系,打造既遵循公共文化政策精神又满足文化市场需求的产业政策规范体系,最大限度地激活产品、发掘人才、优化环境,让文化自信既能融入经济指标,又能引领产业布局。只有让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成果以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更广覆盖面普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语境下的文化自信,真正实现文化意义上的共同富裕,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从现实的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立自强的内在规定性。文化自信的话语建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层次内在要求,只有自信,才能真正的复兴。

    

【作者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方日报于2023年10月23日报道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10/23/content_10078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