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重走抗战之路”走进河源龙川 广财学子积极宣讲伟大的抗战精神
2025年07月06日|作者: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广州市宣传、文物部门积极响应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创新推出“2025红色文化轻骑兵:重走抗战之路”活动。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牵头,联合广东财经大学等10余家协办单位组建的“2025 红色文化轻骑兵”自612日从广州番禺启程,将一路途经惠州惠阳、东莞大岭山、河源老隆、中山五桂山、江门等地的抗战遗址,让伟大的抗战精神不断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74日,“2025 红色文化轻骑兵:重走抗战之路”系列活动之“移动文物课堂”走进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第三小学。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金牌讲解员黄家圆与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3级研究生何胤化身“历史讲述者”,通过沉浸式课程、文物故事分享及广播剧体验等形式,带领师生重温 1941年香港秘密大营救的惊险历程,让红色历史在青少年心中焕发新生。

课堂以“如果回到 1941 年的香港街头,作为文化名人该如何脱险”的设问拉开序幕。两位主讲老师通过展示香港沦陷时日军入城的历史图片,生动还原了19411225日香港沦陷后,800 余位文化名人与爱国民主人士被困的危急情境。“日寇处心积虑妄图掐断中华文脉,而秘密大营救正是一场守护文明火种的生死竞速。”将同学们带入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在 “历史与文物讲述” 环节,两位主讲人从领导架构、路线规划、财政保障、安全护送等维度,对秘密大营救的全过程进行了细致讲授。何胤结合文字与图片,向大家详细宣讲秘密大营救的关键转移路线,以及东西线水陆结合的精密布局。老隆镇作为营救行动的关键中转站,其福建会馆与义孚行、侨兴行等商号发挥了重要作用。“源吉行通过贸易筹集经费、东和行囤积战时物资、港九税务总站征收进出口税,这些经济智慧为营救提供了坚实保障。”主讲老师展示的三级文物——东江纵队第三支队用过的手枪图片,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了当年营救行动的艰险。

课堂最具创新性的环节是 “广播剧体验”。五幕沉浸式剧情由现场学生进行演绎,围绕文化名人从香港突围展开。第一幕展现紧急会议部署营救,借军事行动建撤离通道;第二幕还原借日军归乡政策,海陆通道掩护文化人撤离;第三幕呈现险境中张友渔留任寻人,十天串联全体文化精英;第四幕演绎何香凝携画历险,海上漂泊终获营救;第五幕以落难妇人搭船,揭开营救组织者家事收尾。学生们分别扮演游击队员、文化名人、地下交通员等角色,通过声音演绎重现了 “化装成难民闯过日军岗哨”“利用换岗间隙突破封锁线” 等历史细节,在角色代入中深刻体会到营救行动的紧张与智慧。广播剧结束后,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易西兵和老隆镇第三小学校长魏海辉对表现优秀的两组同学授予奖励。

“大营救不仅是 800 余人的安全转移,更是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精神的见证。”在总结环节,老师带领全体学生共同朗读总结。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学习东江纵队的智勇担当,在新时代“封锁线”前坚守文化自信与团结协作。

此次移动文物课堂以老隆镇为地理切入点,学生们不再是隔着时空仰望历史,而是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演绎,得以直观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更让 “守护文化、勇担使命”的精神种子深植心田。

 

撰稿人:何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