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传播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7 月 13 日上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为主要成员的广东财经大学“三和青宣”实践团前往惠州市惠阳区三和街道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践团紧扣当地“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红色宣讲骨干”核心要求,通过“理论 + 实践 + 考核”的创新模式,助力打造“能说、能写、自信”的青少年宣讲队伍,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群体中焕发新活力。
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为培训注入扎实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张刘洋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时政热点,系统梳理惠州抗战历史,指导学员如何将时政热点与地方党史结合,让宣讲更具时代感与感染力。
此外,实践团精心设计多元化课程模块。从宣讲礼仪规范、禁毒教育宣讲实务,到红色故事创作技巧,全方位提升学员综合能力。
团队还针对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将惠阳红色历史、三和烈士故事、禁毒教育、交通安全、防溺水等主题转化为互动教学内容,通过生动故事、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员掌握“用数据、案例增强宣讲说服力”的实用技巧。
“从站位、眼神到肢体语言,研究生学长学姐都会逐一点评指导,让我们在实践中快速找到改进方向。”一位参训学员说。实践团成员深入培育全过程,带领学员开展舞台风采训练,手把手指导宣讲稿打磨,用专业且幽默的方式为学员答疑解惑,助力学员在短时间内提升仪表礼仪与台风塑造能力。
为检验培育成效,实践团创新设计“盲盒考核”环节。在培训最后半天,学员随机分组、抽签确定选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宣讲稿创作、形式设计与分工协作,并全员登台展示。实践团成员与街道工作人员组成评委组,从内容逻辑性、表达感染力、团队协作等维度进行细致点评。“这种考核模式不仅考验宣讲实战能力,更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与应急创作能力。”参与考核的学员表示。
此次实践活动是广东财经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基层、服务地方的生动实践。实践团以专业赋能红色传承,既为三和街道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青少年宣讲队,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在基层实践中得到充分彰显,为红色文化的青少年传承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青春印记。
通讯员:刘观发
摄影:林聪
惠州头条:“百校连百县”绘就三和街道多彩幸福画卷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26678817_55763_hztt.html?app=1&relPicRatio=0&isUserSubscribe=0&source=1
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2025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 ①丨广东财经大学“三和青宣”实践团赴惠阳培育青少年宣讲队https://mp.weixin.qq.com/s/nNX7VftqdqcyhL7VxKYG4Q
惠阳发布:趣宣讲|三和街道朝阳宣讲队训练营:创新 培训模式锻造青少年宣讲生力军https://huiyang-m.itouchtv.cn/#/article/0e4330e2e0c66357ef7b26b79923cc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