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上午,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客映思政”实践团一行6人,奔赴梅州市梅江区客家博物馆开展参观调研,通过解码客家迁徙史、非遗技艺与红色基因,探索文化传承+思政育人双轮驱动模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思政教育提供了鲜活的实践范本。
活动伊始,讲解员引导实践团成员们集中关注展厅墙上一个特殊的文字——客家方言中的“我”。从字形演变到文化寓意,讲解员娓娓道来,为实践团的成员们生动阐释了“我”这个字所承载的客家人身份认同与坚韧不拔的族群意识,队员们专注聆听,深受触动,从这单独的一个字中,感受客家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开启了“客映思政”视角下的文化探索之旅。
随后,成员们移步至二楼客家人主题展览厅,序厅里气势恢宏的大型浮雕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讲解员饱含深情地描绘了浮雕中客家先民筚路蓝缕、辛勤劳作、团结聚居的壮阔图景,成员们围绕迁徙历程中的文化韧性和精神传承与讲解员展开了积极的互动。当听到客家先民在迁徙中淬炼出的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精神,正生生不息地转化为为梅州乡村振兴的澎湃内生动力,尤其是了解到博物馆计划通过短视频展现这种精神与当代建设的血脉相连时,成员们深受触动,认真记录,深刻体会到客家精神跨越时空的强大力量及其在当下的现实意义,这正是“客映思政”所要挖掘和映照的核心价值。
在特色文化展区,琳琅满目的展品深深吸引了成员们,引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他们了解到:传统农耕的古老智慧正赋能生态农业新发展;围龙屋蕴含的宗族理念借力文旅融合焕发出时代生机;客家山歌等非遗瑰宝在短视频平台上吸引着年轻目光。从婚嫁礼仪承载的淳朴家风浸润,到杰出乡贤事迹带来的榜样激励,队员们由衷感慨:客家文化不仅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更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和思政育人的生动素材。如何将这些鲜活的案例有机融入青年思政课堂,成为他们进而主动思考的问题。
参观结束后,成员们聚焦“短视频赋能思政育人”这一时代主题展开调研,从博物馆工作人员处获悉:通过精心拍摄文物故事短视频、情景还原传统习俗、邀请专家深度解读等方式,博物馆在短视频平台构建起线上文化传播阵地。这不仅扩大了客家文化传播范围,也显著增强了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更实现了客家文化从“博物馆展柜”到“手机屏幕”的跨越。队员们详细记录相关经验,为探索“客映思政”实践中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的新路径积累宝贵素材。
此次调研使成员们深受启迪,他们认识到,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为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深耕客家文化沃土,深挖其中的育人资源,积极探索创新传播形式,通过青年视角的“映照”与创新表达,让传统的客家文化在新时代思政教育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照亮时代新人的成长之路。
2025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 ⑦丨“客映思政”实践团深入探访梅州客家博物馆 https://mp.weixin.qq.com/s/9PmOfmkJo060vm2aGYlQ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