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马院
首页 | 党建工会
广财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高端论坛
2025年11月10日|作者:

    11月7日,广东财经大学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高端论坛”,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9位理论专家学者,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以及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推进,为广财师生以及与学校开展党建和思政课结对共建的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广州工商学院等骨干教师,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思想和理论盛宴。

    本次论坛是广财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的一次重要活动,邀请的嘉宾层次之高、论坛规格之高,属学校首次。广财党委书记郑贤操致开幕词,校长于海峰、党委副书记刘祖华主持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认为,党的领导关乎组织建设、关乎治国理政的大问题,在党的建设方面不断有理论创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教授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制造业”“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等方面阐释四中全会的特点亮点。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杨凤城教授从文化创造的活力可持续、构建中国原创性文化作品自主知识体系、覆盖城乡的一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世界一流的文化产业、一流的国民素质、一流的国际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探讨了文化强国建设指标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树萌教授指出,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复旦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刘红凛教授阐释了四中全会充分展示的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与重点、难点之间,继承发展与守正创新之间,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真抓实干,中国式现代化“规划治国”与“关键在党”等四对关系。

    武汉大学政党研究所所长丁俊萍教授强调“自我革命”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原创性、标识性理论概念。

    山东大学党政研究所所长臧秀玲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标识性概念要从深度回归经典与实践、历史唯物主义的立体透视、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对话、话语表达和学术传播等四个维度来进行阐释。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阐释了“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协调性,彰显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完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张曙光教授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学理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现代性提升,进而使传统文化获得了创造性的转换和创新性的发展。


(羊城派于2025年11月9日报道链接https://ycpai.ycwb.com/content/ikinvjjtkb/content_53783676.html?isShare=true&xyt=1762691009773)